浅谈太极推手

发表时间:2018-04-21

什么是太极推手?推手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,并且只通过双手按一定规则来完成。太极推手就是用“掤、捋、挤、按、採、挒、肘、靠和进、退、顾、盼、定”这十三势要领作为规则来进行的运动。所以它不允许用头撞,用脚钩等,也不许打,不许脱手冲击对方,只能先接触后再发力,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,那就不是太极推手,可能是别的推手或散手,另当别论。

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精华。王宗岳的《太极拳论》在目前为止为世人各大门派所公认,里面所描述的内容,几乎都是太极推手的奥妙。套路拳架是太极拳的攻防招式的组合,方便系统训练,而推手是太极拳攻防招式的应用,如果套路没有结合推手,那是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所以太极拳练拳架和练推手有机的结合起来,不仅能够更好的强身健体,而且可以防身和技击,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太极拳的真谛,步入太极拳的神圣殿堂。目前,国家正在收集资料,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,列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,所以我们在座各位老师都是太极拳好手,都将是珍贵文物、活化石。

太极推手在民间广为流传,步法上分为两大方面:即定步推手和活步推手。从手法上分为:单推手、双推手、四正手、开合手、大捋手、随形手、扑影手等等。从训练上分为:实掤法、折叠法、感应法、缠绕法、消力法、拔根法、提放法等等,从应用上分为:四劲问答技术、乱环术、柔推术、三摇三摆术、太极跤等等,从功能上分为:养生太极推手和竞赛太极推手。

太极推手可以进一步校正拳架,深刻领会拳架中一招一术的真实涵义,可以加强大脑中枢神经功能,以静制动,思想高度集中,把注意力放在粘点上,心愈静,愈能洞察对方的意图,心中有数,彼不动,我不动,彼欲动,我先动,这就是后发先至。心静还可以稳定情绪,特别是在竞赛推手中,能有效消除怯场心理。“静能生慧,以静制动”有着非常深刻的含义。

太极推手的训练要求也和打套路一样,呼吸深、长、细、匀,吸蓄呼发,切忌气浮心躁。身体方面应该全身放松,节节贯通,轻灵圆活。松不是松散无力,而是松而不懈,不丢不顶,松有利于筋骨的锻炼,不易退化,而且气血运行更加畅通和高效,因为如果肌肉参加工作需要大量的血液和氧气供应,消耗大好多倍。太极推手讲究借力打力,四两拨千斤,引进落空,把握自己重心,控制对方的重心,发放自如。

太极推手能出汗,但不气喘,汗腺通,则百病不生,现代人,处处有空调,出汗机会越来越少,毒素难以排出,再加上生活节奏紧张,不少人患了心悸、失眠、高血压、神经紊乱、糖尿病、心脏病。太极推手能够使急躁者在累次挫败中吸取教训,沉着应对,慢慢改变了性情,潜移默化,所以能陶冶人的情操。太极拳称之为聪明拳,一方面是大多数聪明人会选择打太极拳,另一方面是打太极拳能够使人越打越聪明。

今年7月25日,我和罗老师去徐州参加了“2016年全国太极拳推手培训班”,是中国武术协会举办的,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领导非常重视,亲临指导。自从2015年4月7日推行《武术太极拳推手竞赛规则(试行)》以来,已办了两期培训班。这规则是由一批著名专家和太极高手经过长时间的研究、调查、不断摸索、不断完善逐步形成的,比以前的旧规则进了一大步,更具有技术性和锻炼价值,由于规则是指引大家前进的方向,一个加分点,可能就是成千上万人刻苦训练的重点。所以,本次规则规定了五个动作可以加分,①六封四闭(如封似闭),②玉女穿梭,③双捋式,④靠法(肩靠肩),⑤手挥琵琶。整个推手竞赛基本是在定步的状态下,通过四正手盘手过程中找到对方弱点进行攻击,贯彻“沾粘连随,刚柔相济”的原则,平时训练中必须采用“掤、捋、挤、按、採、挒、肘、靠”的方法元素以及相应的步法。有效的防止了摔跤和顶牛的尴尬局面的出现。

总之,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,是太极阴阳理论的产物,是给人以内外兼修的科学方法,符合宇宙的变化规律,它能够汇聚我们目前还无法证明的空间微粒子能量,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,学习太极拳是一辈子的事情,活到老,学到老,永无止境,大家共同努力吧!